4月17日,健民集团公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0.13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9956.01万元,同比增长12.23%;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
此外,公司当季营业成本5.1亿元,同比下降2.5%;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0.4%,带动毛利率上升6.7%;期间费用率为43.5%,同比上升6.3%。
2022年,健民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6.41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33.52%。
健民集团最著名的产品莫过于广告满天飞的龙牡壮骨颗粒,那句“孩子不吃饭不长个用龙牡壮骨颗粒”的广告语颇为洗脑。
2022年,龙牡壮骨颗粒销量为5.41亿袋,同比增长11.31%,成为健民集团业绩上涨的核心来源。
股价方面,健民集团从年初的50元左右涨到了4月初最高的近85元,短短三个月左右涨幅高达70%!
值得注意的是,葛兰旗下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成为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居第五位,持股数为315.82万股,持仓市值约2.41亿元。
葛兰的基金,之前一半左右的市值都几乎集中在cxo上,因此随着cxo股票的持续下滑k8凯发,葛兰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越来越严重的诟病,所以她在一季度的仓位调整上有个明显特点就是加大配置中药股。
3月31日,葛兰重仓股,cxo的康龙化成收盘大跌超过14%,盘中大跌超过18%。当时笔者有过分析,造成康龙化成如此巨大跌幅的原因有二。
二是股东减持的问题,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包括楼小强、郑北、康龙控股等10位股东合计拟减持2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主要股东信中康成及其一致行动让信中龙成拟分别减持4764.89万股、2382.44万,分别占总股本的4%、2%。
笔者在前文提到过,健民集团一季报的问题除了净利润增速大幅缩窄之外,凯时网站就是期间费用的上升。康龙化成表现出来的管理费用大增,也属于期间费用的问题。
康龙化成股东的大笔减持是其股价暴跌的重要原因。同样,凯时网站葛兰另一大重仓股药明康德在4月18日发布的减持公告也导致其股价暴跌。
这是一份将近上亿股股本的超级大减持,按公告出炉时的股价来算,涉及到的减持金额超过了76亿元。
药明康德1月19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了公司A股股份6499.03万股,减持价格区间在75.51元/股至96.43元/股k8凯发,减持总金额为55.25亿元。
截至2022年底,药明康德是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可以说,今天的大跌又让买了葛兰的基民亏大了。
关于葛兰,笔者之前写了多篇文章,总体来看,她的操作风格就是“高位加仓、高位重仓、赌性十足”。在基金规模小的时候,葛兰的净值增长飞快,于是打响了名头,被吹捧成“医药女王”、“隐藏的科技大咖”、“超级学霸”等。
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效应,葛兰名声鹊起后基金规模迅速做大,一度超过上千亿的规模,位列同行第一名。
但在规模大了之后,葛兰就成了“葛韭菜”,高位站岗众多医药股。像本文提到的大幅减持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是葛兰的重仓股。
葛兰在重仓它们的同时,实控人们却在疯狂减持套现,不知道买了中欧医疗的基民们会不会被气的。
在刚过去的2023年一季度,葛兰的中欧医疗再度让投资者巨亏,在同期上证指数大涨近6%的同时,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分别下跌3.96%和4.16%,落后同期上证指数大约10%,几乎成了偏股型公募基金中的垫底者。
数据显示,2022年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亏损了上百亿元,尽管亏了这么多,葛兰依旧是基金经理中收入最高的之一,因为光中欧医疗健康这一只基金在2022年就收取了近10亿元的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