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广告流派中,洗脑广告一向面临着更大的争议k8凯发,有时它们被认为是直接拉动数据品效合一的利器,但有时又会遭到反感,甚至被抨击:不仅垃圾,而且无效。
去年伯爵旅拍的“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和Boss直聘的“找工作跟老板谈”似乎点燃了受众们对洗脑广告积压已久的怨气,两个品牌如愿以偿地火了,被骂火的。
然而,伴随着骂声,广告打造者却很开心,甚至在新榜采访时给自己打出了200分的成绩。而且如果你愿意回顾,就会发现在过去一年里,新氧、马蜂窝、弹个车、瓜子二手车等品牌方的案例前仆后继、比比皆是——洗脑广告非但没被骂跑,似乎还应声鹊起、炉火纯青了起来。
近期一位挑战选手则是“平安好医生”,充满节奏感的镜头切换与变速,魔性的音效,配合一句带有号召性的台词连续重复3遍,是那熟悉又上头的配方不错了,这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条广告呢?
洗脑广告之所以顶着被骂风险却层出不穷,不排除有品牌盲目跟风,但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它真的有效。
首先,这种广告具有吓人的高记忆度,如早年恒源祥、脑白金、蓝翔技校等案例,至今依然是一代人脑海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前不久益普索Ipsos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内流行广告语受众调研报告》中数据显示:朗朗上口、能引发共鸣具生活参与性、洗脑的广告语更容易占据消费者心智。在其热门流行广告语TOP10榜单上也出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弹弹弹 弹个车”等洗脑流。
最后,连劣势也有机会反转成优势。在郑卓然的《洗脑广告,让你讨厌就对了》一文中,他提到“洗脑广告的传播与产出是一个死循环,讨厌洗脑广告的人,越容易看到洗脑广告,他们的催生社交热度,从而促进了洗脑广告的商业闭环。”这意味着,洗脑式即使做的让人讨厌,争议本身也能带来二次传播,虽然这不是最好的结果。
从特点来看,成功的洗脑广告要和所有流行事物具备一样的核心因素,即《引爆点》一书中作者格拉德威尔提到的“附着力”,简单讲就是内容上要有趣、有价值、能迅速传染、吸引关注和参与。
“收礼只收脑白金”与前一阵“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以及当初的菊言菊语同理,必然符合简短有力、朗朗上口、并配合充满节奏感的音乐或视觉冲击的特点,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说起来很基本,但在流量吃紧、注意力短缺的背景下,更需把简单发挥到极致,所谓“洗脑”才可能有效。
一方面通过“拿起手机,问医生”短短几字,点明了疫情期间人们最关心也最迫切需求的两个主题:“健康”和“在线”。
另一方面,K8凯时国际官方网站据某调查显示,疫后贩卖焦虑的营销打法可能会遭到更多批评与反感,而平安好医生这条广告则将三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通过表演和剪辑夸张化、戏剧化,呈现出一种荒诞而诙谐的鬼畜感,消解了“生病”原本严肃和负面的情绪暗示。
其次,后半句“名医秒回送药快”简洁清晰的点出了产品的功能卖点,和前一句组合起来果然符合洗脑广告金句必备的对仗、押韵和节奏感。
最后则是场景化,以三幅接地气又贴近生活的场景,将各类受众的各类需求精准而具感染性地表现出来,掐中最细节的和最普通的,驱使消费者不自觉产生代入。
再来谈谈第二个误解,洗脑广告的成本低。这个误解产生于不了解的人们习惯于仅从广告前期制作、执行上去衡量成本,但有一点我们没注意到,洗脑广告纵使可能产生较高的性价比,但在后期的投放策略、投放成本上,却比任何其他广告都更不可能是“省油的灯”。
“所有的洗脑效果都可以用戈培尔效应来解释,戈培尔是德国纳粹时期的教育部长和宣传部长,一手操办了德国纳粹主义的宣传计划,通过大量重复宣传、控制媒体等手段贯彻了全国上下的纳粹思想,而这种效应就是需要心理暗示的不断积累,加上单方面信息封锁与夸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广告都是戈培尔效应的实践,而想要造成洗脑效果,关键就是——大量地重复。”郑卓然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
洗脑广告所具有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大量、频繁、集中的重复,而这种重复除了在广告内实现,在投放上也需要一定的布局和规模。
再加上它的第三个特点,即强制性的传播方式,于是就产生了你在电梯、公交、电视前,无论哪个场景,全天二十四小时被重复一句话或者一个关键词的结果,当然,也意味着背后品牌方对于投放更例的花费和付出。
平安好医生此次广告从投放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算准了时机,既符合市场对于在线医疗服务的高涨势头,又赶上了复工。如若赶在二三月份,全面复工尚未来临,电梯、公共交通等投放渠道则完全不可用,可见品牌方是有备而来,或欲趁此全面拓宽大众市场知名度。
网上以B站为首流传的“容嬷嬷小黑屋”、“雪姨敲门”等鬼畜作品,同样利用大量重复、节奏剪辑等元素,却因一股神秘力量屡屡使人上头,破圈传播,乃至在抖音掀起过二次创作的热潮,为什么从来没人专门站出来讨厌过?
恒源祥、K8凯时国际官方网站脑白金、弹个车、马蜂窝等洗脑广告虽然可能也会因强制性重复被厌烦,但为什么网上的反应看起来相对平和,甚至还能产生一些具有调侃性质的二次创作传播?
从问这些问题出发,其实会发现强制性的重复并不是洗脑广告最被讨厌的原因,事实上,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洗脑广告可以避开的雷区: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洗脑广告应该避免过渡包装和营销k8凯发,同时注重信息价值,尤其要守住基本的价值观原则,比如新氧就曾因洗脑整容事件引发过道德层面的批评。
其次,洗脑广告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比如它更适合工具型的产品,如瓜子二手车或平安好医生,却可能并不适合精神性产品,如铂爵旅拍;它适合大众型,却并不适合需要打造品位、高端、奢侈等概念的品牌,如果有一天你看到NIKE拍洗脑广告……还挺难想象的。
最后,洗脑广告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策略,刺激过后,仍需回归内涵和价值,否则一味透支消费者的耐心,只能得来“无用的流量”罢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